2025 年 8 月 27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组织召开了主题为“协同破局,智建未来”的2025年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数智赋能研讨会。来自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000 余名政府代表、技术专家与生态伙伴共聚一堂,围绕“推动工业可持续创新”展开思想碰撞。本次会议由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受大会组委会与中望软件公司邀请,中国公路勘察设计协会协会副理事长李志军作为大会支持单位代表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讲话。
ZWorld 2025 中望全球生态大会现场
李志军副理事长以《在湾区之芯,筑数字之路》为题,向与会嘉宾分享了我国公路行业正在经历的“三场变革”。他指出,我国公路总里程已突破 549.04 万公里,高速公路密度比肩发达国家,当“有没有”的矛盾基本解决,“好不好”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行业必须从“规模红利”转向“质量红利”;要从“单点建造”迈向“全生命周期运营”,在设计阶段就要为施工、运维预埋“数字基因”;将基础设施从“物理基建”升级为“融合基建”,让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双向奔赴。
中国公路勘察设计协会领导致辞 李志军 副理事长 致辞
李志军强调: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生命线,工业软件则是“基础设施的基础设施”。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只有把核心工具攥在自己手里,才能把数据、模型、算法“三权”牢牢掌握,真正把基建数据转化为可生长、可演化的数字资产。李志军认为中望软件坚守“十年磨一剑”的战略定力:从啃下几何内核“硬骨头”,再到携手 200 余家二次开发商、高等校院所成立“国产工业软件创新联合体”,走出了一条“可用—好用—敢用—引领”的国产突围之路。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面向即将到来的“十五五”,中国公路勘察设计将步入“存量优化、韧性增强、智慧跃升”新阶段。李志军代表协会向中望及全行业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向下扎根”,再啃“硬骨头”。希望中望等专业软件公司继续加大几何内核、约束求解器、高性能图形引擎等根技术研发,早日实现卡脖子环节全面突破,为传统基建大规模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数字底座。
二是“向上生长”,共建“大生态”。希望中望等单位发挥国产龙头“链主”作用,联合勘察、设计、施工、运维、装备制造等上下游企业,打造行业级数字化解决方案,让每一座桥梁、每一条隧道都成为“会思考、能对话”的数字孪生体。
三是“向外拓展”,讲好“中国方案”。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带一路”对外承包工程的重要起点,协会愿与中望及广大会员企业一道,以国产软件为载体,把中国标准、中国智慧带向全球,让更多国家用上“中国制造”的数字基础设施。
李志军表示,中国公路勘察设计协会将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与行业需求同向,持续搭建“政产学研用”深度协作桥梁,推动更多会员企业拥抱国产工业软件,共同点亮“数字工匠”的灯塔。用数字之钥开启公路基础设施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